校友联“寻根之旅”夏令营——“无锡营”系列报导(四)赴玉祁游九龙宫学龙舞、制年糕,体验民俗文化进匡园学院研究鲁班锁、探典故,学习古人智慧

其它社团
2024-07-16
菲律宾华社动态

菲律宾菲信网致力于团结同胞们之间的友好发展及信息传递,诚挚欢迎广大同胞们踊跃投稿和订阅。传递更多社团动态,点亮社会服务活动。


联系微信:fxph939

邮箱:admin@haiqiaosheng.com

红版联系:fxph939

默认标题__2024-06-04+15_41_58.png


华社新闻 / 随时关注




校友联“寻根之旅”夏令营——“无锡营”系列报导(四)

赴玉祁游九龙宫学龙舞、制年糕,体验民俗文化

进匡园学院研究鲁班锁、探典故,学习古人智慧


 图片21.png

 7月14日星期日,海外华裔青少年“中国寻根之旅”江苏无锡“吴韵江南”营的营员们继续他们的文化寻根之旅。先后来到玉祁九龙官、玉祁街道玉蓉材乡伴科普驿站,体验龙舞魅力、学做年糕,下午则前往匡园双语学校,研究鲁班锁制作,了解鲁班锁的典故由来,学习古人智慧,感受中华文化魅力。


上午九时,夏令营首先来到无锡市惠山区玉祁街道礼社九龙宫,学习玉祁龙舞。


“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,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……”龙舞伴着《龙的传人》音乐声在玉祁九龙宫广场震撼开场。在礼社村文化志愿者的带领下,营员们认真参观了解玉祁龙舞的发展历史和传承脉络。


“玉祁龙舞”第四代传承人吕武亲手培育的“礼小龙”队员们翻转跳跃,时而翻滚、时而游走,气势一点也不输专业队伍。表演结束后,小队员们用“礼”“小”“龙”三字造型,欢迎营员们的到来,精彩表演赢得阵阵掌声。表演结束后,吕老师手把手指导营员们升腾、盘旋、翻滚等技巧。


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玉祁龙舞,起源于明朝,至今有500余年历史。玉祁龙舞是原汁原味、代代相传的传统舞蹈,它将中国传统的舞龙转化成龙舞,动与静、刚与柔、妙与神相得益彰。龙舞的道具制作、舞蹈动作配以打击乐演奏,体现了地方特色,表达了江南水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憧憬。玉祁龙舞至今已形成近60个套路,其中,“中”字、“国”字、“龙”字造型、“螺旋翻滚”“塔盘”“蹲躺舞龙”“卧龙飞腾”“高龙门”等造型属于玉祁龙舞特有,玉祁龙舞荣获过加拿大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奖——“金龙奖”。


在玉蓉村龙凤年糕坊,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脚踏糕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。“糕”谐音“高”,过年吃年糕被赋予“年年高”等吉祥之意。


“左一脚,右一脚,踩出年年步步高。”伴着古老的歌谣,大家照着老师的样子,从年糕的中间踩起,一脚前,一脚后,动作一丝不苟。


当蒸煮出来的一盘盘年糕呈现在大家面前时,营员们争先恐后地拿出细线,绕着糕头一拉,一块热腾腾、糯叽叽的脚踏糕就分割了下来,营员们跟着老师体验切糕的快乐,品尝年糕的美味。舌尖上的年糕美味,让营员们感受饱含当地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,感受到家乡人民对游子眷恋的一抹乡愁。

下午,夏令营再次来到匡园双语学院进行学习交流,研究鲁班锁,学习古人智慧。


鲁班,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(公元前507年),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(公元前444年),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,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,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,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,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。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,两千多年以来,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,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。据记载,以及凿子、铲子、石磨等工具传说也都是鲁班发明的。这些木工工具的发明使当时工匠们从原始、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,劳动效率成倍提高,土木工艺出现了崭新的面貌。


后来,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名师巨匠,把他尊为中国土木工匠和建筑业的鼻祖。


鲁班锁相传就是由鲁班发明的,另有“孔明锁”“别闷棍”“六子联芳”“莫奈何”“难人木”等叫法。


它不用钉子和绳子,完全靠自身结构的连接支撑,就像一张纸对折一下就能够立得起来,展现了一种看似简单,却凝结着不平凡的智慧,是中国古代民族传统的土木建筑固定结合器,也是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的智力玩具。


图片说明:

第一、二、三排:参观九龙宫,学习玉祁龙舞。

第四、五、六排:参访龙凤年糕坊,学作年糕,品尝美食。

第七、八排:与匡园双语学院师生交流,研究鲁班锁。




点分享
点收藏
点在看
点点赞